促进世界社会主义思想交流
——第十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召开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中国七十年与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朱佳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前民主德国总理、德国左翼党名誉主席汉斯·莫德罗,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副主席诺维科夫,越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范文德,匈牙利工人党主席蒂莫尔·久洛,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等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樊建新主持。
王京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应对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外交思想给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答案;为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坚定走中国道路;为应对如何推动全球治理的问题,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了各国共商合作;为应对如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外交思想关注了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向世界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力量,给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带来了稳定和信心。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新中国70年外交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对全人类的重要思想贡献。
姜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飞跃,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巨大的成功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于世界,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慎明指出,从国际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客观条件有以下五点:一是2008年西方世界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极度分化,资本主义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二是哪里有压迫、剥削、分化,哪里就有觉醒、反抗和斗争,全球范围内左翼和马克思主义思潮正在复兴;三是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反面教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警示与昭示;四是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高新科技的发展只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克服艰难险阻,巍然屹立。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仅要为自己赢得眼前的战略机遇期,而且要为后人继续利用战略机遇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朱佳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实行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警惕和纠正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也会坚决抵制各种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不断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为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蒂莫尔·久洛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历史见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杰出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全球发展的贡献。
老挝人民革命党曙光杂志外文版总编辑本田潘那占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亚欧经济走廊的建设以及东盟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他建议,中老两国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民生和减贫工作,打造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项目,加强双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围绕论坛主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回顾与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新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影响”“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世界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作者:王春燕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