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输出的新形势
美国帝国主义的特性
无论从历史上看或是从现实上看,美国帝国主义与其他资本帝国主义相比,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性非常突出。这就是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制度,而且是与国家、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的经济制度;作为资本对外扩张,它不只是进行资本和经济制度扩张,而且同时进行着政治制度扩张。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最主要或者最基本的特性,是垄断资本与国家力量相结合。
新形势的形成
冷战后,与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美国制度输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也意味着其制度输出全球战略格局的形成。
自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国已经进入了后帝国主义时代,其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国际垄断资本已在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和支配作用,这是最主要的标志;二是其垄断资本的扩张具有了真正的全球性,有人也称之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三是其成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全球单极霸权主义的形成。
霸权主义的新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1999年3/4月号《外交》双月刊上发表了这么一段话,也比较全面地揭露了这种霸权主义的特征:“向他国施压,使它们接受美国的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和做法;阻止他国获得可能会对美国的优势构成挑战的军事力量;在其他国家的领土上或在其他社会中强行实施美国法律;根据他国执行美国有关人权、毒品、恐怖主义、核扩散、导弹扩散、现在又是宗教自由等方面的标准的情况加以分门别类;对达不到美国标准的国家实行制裁;打着自由贸易和公开市场的旗号推动美国公司的利益;从美国公司的利益出发制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项政策;干预与其没有多少直接利害关系的地方性冲突;胁迫他国奉行有利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推动美国在海外的武器销售,同时又阻止他国进行类似的销售。”
二、民主输出的新特点
新布什主义的支柱
2002年布什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说:“今天,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和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根据我们的传统和原则,我们不会使用我们的力量只谋求一己之利。我们将寻求建立有利于人类自由的力量的均势:使所有的国家和社会都能选择由经济和政治自由所带来的益处和挑战。”“美国将利用这一机遇在全球扩展自由的利益。我们将积极工作,把民主、发展、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希望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国外有学者就认为,“新布什主义”的支柱,就是把美国的民主扩展到整个世界,这本书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布什的思想和战略,因而把“新布什主义”称之为“布什—夏兰斯基主义”。
目标锁定在主宰全球
资本输出,特别是以援助和直接投资形式的资本输出,虽然是美国进行经济掠夺、经济控制、在经济方面进行美国化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它同时也能给东道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所以,一般都能得到欢迎。而制度输出与此不同,因为一个国家的制度都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权联系在一起的,要用美国的制度代替或改造另一个国家的制度,就必须首先改变这个国家的政权性质,所以一般都要遭到当事国的激烈反对,光靠软实力的影响或培植代理人从内部颠覆的办法,常常受到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战争作为最后手段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成为后帝国进行制度输出的必然选择。
后帝国时期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建立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两极冷战格局结束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新环境中,美国国际垄断资本充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优势,迅速向全球扩展,从而使美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迅速的膨胀了起来,成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与之抗衡的庞然大物。
“先发制人” 的新战略
布什的“先发制人”战略,虽然是针对恐怖主义提出的,但它的意义决不限于此。把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结合起来看,布什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有如下三层含义:
一是对公然反对美国主义和向美国攻击的国家或组织,特别是当前站在反美前线的恐怖组织,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残酷的军事打击,以消灭这些组织和改变这些国家政权的性质,这样既维护自身的安全,又通过建立亲美政府,便于向这些国家推行“美国化”。
二是对于那些不愿接受美国化和美国统治的国家,主要依靠美国自己的力量和意志,采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等办法,或迫使这些国家向美国屈服,或者通过各种渗透活动,特别通过是在这些国家培植亲美势力,制造政治动乱、进行“颜色革命”、进行人道主义干涉,甚至政变的办法,以建立能接受“美国化”的亲美政府。
三是对于那些愿意接受美国化和美国统治的国家,则以大力提供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或组成新的政治联盟等手段,牢牢控制住这些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自己实现战略目标的可以利用的力量,并用这些力量对付那些反对力量,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发展为对手的潜在力量。
三、美国民主输出的新条件
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美国阿斯本研究所组织的专门研究信息技术小组在《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中指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能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而且,20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已变成信息密集型经济,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可见,由信息技术主导的信息社会,也有其特殊的属性。从美国的实践看,这种特殊属性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社会具有着开放性和全球性。二是信息社会具有着很强的知识性和智能性。三是信息社会具有着很强的共享性和合作性。四是信息社会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创新性。
这四个方面的属性就决定了,谁控制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谁率先进入信息社会,谁就拥有着“主宰”世界经济和军事的条件和力量。
知识经济的优势
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整体性的经济概念,即不仅指人们在学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指那些创新的、可以变成资本、并进行产品生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包括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新的有价值的经验等。
冷战后的时代,是美国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由于知识资本化和知识产业高度发,它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社会。在20世纪50年代末,有的学者依据美国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加强,就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但只是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发生了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知识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后,知识经济才被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就达到到了70-80%。
垄断核心技术的力量
掌握和垄断核心科学技术,大量输出外围知识和外围技术,是美国维持其在全球利益和全球统治的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知识产业越来越强大,而且各种产业也都越来越知识化,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使用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创新、生产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国家职能创新、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消费创新的强大基础和推动力。可以说,美国现代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切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发展中获得的,都是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和化身。
四、美国民主输出的新地区
大中东民主计划以战争开场
中东主要国家都历史悠久,作为世界穆斯林民族集聚地,虽然大多都信奉伊斯兰教,但社会和政治状况比较复杂。这些国家即使出于各方面利益的考虑,由于制度、信仰和价值观深处上的对立,与美国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甚至与美国直接对抗。这就不仅使这个地区成为美国进行制度输出的战略重点,而且成为美国在全球进行制度输出的最大的试验场。
尤其是这个地区的两个大国伊拉克和伊朗,正是由于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上的对立,在许多重大的问题上不仅不愿意听从于美国,而且因为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往往敢于与美国直接相对抗,敢于举起了反对美国的大旗,从而成为了这一地区反美势力的堡垒,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国民主制度,以便控制这个地区的最大障碍。当然,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制度实现其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心腹大患,致使美国必将铲除而后快的原因还不至于此。
首先,控制住了这两个国家,就“获得了中东”。其次,控制住了这两个国家,就控制住了穆斯林世界。第三,控制住了这两个国家,就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第四,控制住了这两个国家,就保住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1991年刚进入后帝国主义伊始,美国就利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为契机,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大规模的战争。
东欧中亚民主计划用“颜色革命”推进
美国对东欧和中亚其他国家的民主输出,主要采取“颜色革命”的方式而频频得手。具体做法主要是:利用非政府组织和大量资金对这些国家进行渗透;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培育、训练和发展亲美势力,特别是培育亲美的领袖人物;并利用这些国家民主体制上的缺陷,特别是在选举制度上的缺陷,大造这些国家没有民主的舆论;利用和收买媒体,大肆进行这些国家领导人腐败的宣传,引起民众对这些领导人的不满;利用和收买各种媒体,在选举问题上大做文章,主要是大造只有自由选举才能实现民主的舆论,对参选的亲美的领袖人物在资金、舆论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以争取当选;如果没有当选,就以选举中有舞弊行为、或制造散布当选者的种种丑闻等,否定选举结果,煽动选民,制造动乱等以推翻已选出的政府,重心进行选举,直到亲美的领袖人物掌权为止。
全球民主计划以亚太为重点
在亚太地区,美国民主输出的首要目标是朝鲜。这不仅是因为朝鲜在开发自己核武器,也不只是因为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改变了朝鲜的政权性质,控制住了朝鲜,就打开了向中国渗透的一条通道。
当然,在亚太地区美国民主输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美国花巨资支持中国的所谓“民主派”,利用一切手段对中国进行政治渗透,目的就是妄图改变中国的政权性质。向中国灌输美国的民主和人权思想,改变中国的政权性质,这是美国很早就确定的对华的长期战略。
五、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的新趋势
基本战略不会改变
美国统治者作为基督教的信徒,和基督教传教士一样,他们怀着对基督教的虔诚,对上帝赐予的美国民主制度的虔诚,在全世界推行这种制度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在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民主是和美国的安全联系在一起的,越是遭到反对的地方,它越觉得需要想那里输出民主。谁要是不接受美国民主制度,他们就感到不安全,就觉得是威胁。虽然在具体策略上有不少变化,但万变不离民主输出这一宗旨。结束所谓“独裁统治”,使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普世化,这一基本战略没有任何变化。
外交转型只是手段变化
美国在东欧和中亚推动的“颜色革命”,虽然未能如愿,但也觉得取得了花费较小代价获得成功的经验,而感到满意。所以完全可以预料到,其今后在东欧和中亚还会更积极推动“颜色革命”。
现在都在关注的美国“外交转型”或“变革外交”,实际上就是这种“实用理想主义”的体现。这种外交变革或转型,主要的含义是:美国不放弃“先发制人”战略,但更重视通过外交手段,即非战争手段,在全球推行美国的自由民主,促使非民主国家向民主国家转型。实际上,就是汲取了东欧中亚“颜色革命”的经验,更重视通过外交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从内部催生和壮大民主力量,并以“街头政治”的方式,建立亲美政权,达到输出美国民主的目的。
目标紧盯俄罗斯和中国
当然,这里人们注意的焦点还是俄罗斯。这些国家“颜色革命” 的成功,使美国成功地实行了在中亚地区军力的部署,虽然这是俄罗斯传统利益地区,但是俄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对美国而言,中亚地区是必须控制的关键性地区,是欧亚大陆中心两端的桥梁地带,因此,美国虽然进入了中亚,但与俄罗斯的矛盾不会消失的,俄罗斯也不会完全退出。
2006年美国国务卿对澳大利亚访问,进行美、日、澳对话时也再次强调了美国在亚洲推行美国民主的目的。而且毫不掩饰地说明其主要目标是中国,他们称:“要创造条件使中国成为能够控制的国际政治的积极力量,而不是消极力量。”谁都明白,这种“积极力量”含义就是美国在世界推行美国民主的力量。美国新的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要利用亚洲盟国制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