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外围资本主义的形成
作者: 〔埃及〕阿明(Amin,S)著;杨明柱,杨光,李宝源译 2010-04-14 10:16:00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一节向外围资本主义的过渡:
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形成
一商品关系的产生: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
很明显,“货币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商品化”是前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外围资本主义经济的前提条件。
此种类型的经济事实上也曾经存在过,这就是热带非洲的前资本主义非商品经济。它与世界市场的融合是由于形成了第一批“初级”货币收入。首先,资本主义欧洲第一次向那里的农民购买收获物。与此同时,在非洲投资的欧洲企业家也是第一次向新工人发放货币工资。这其中便出现了产生于外部投资的第二类初级货币收入。这类初级收入引发了持续不断的次级货币收入浪潮的到来。
采用衡量初级货币收入和次级货币收入之间关系的方式,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倍数,用它来评估自给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速度。
农民或矿山和种植园的工人取得的货币收入总是要以下列方式花掉的:捐税、储蓄、购买进口商品或当地商品。最后一种支出方式引出了次级货币收入。土著农产品市场渐渐出现了。市场的逐渐形成使得轻工业的建立成为可能。因此用全部国民货币收入除以“初级货币收入”,我们便可以“计算”出“货币化倍数值”。
这里所说的倍数是用来衡量货币流通的发展速度的,衡量的依据是外国投资和商品交换。
货币化是资本主义结构产生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先决条件。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一部分人的破产和另一部分人的致富,即导致本地资本的形成。这是一条绝对规律。
二以对外贸易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形成(殖民地贸易)
这里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简单商品经济入侵的方式。
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了当地资本的投资和建立了向市场提供产品的工厂,在此之前,这些产品是由手工业供应的;而在那些当时尚未成为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里却进入了外国的工业产品。人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因为破产的手工业者并没有被当地工业的发展所吸收。就欧洲情况而言,新出现的工业从大批破产的手工业者中招收劳动力。在殖民地,总需求则由于制成品的引入而陡然下降了。破产的手工业者陷入失业的境地。如果这些破产的手工业者在换取进口商品的初级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得以被雇用,那么总需求可能维持不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手工业者的破产把当地农业的传统销售出路堵死了,农民把过去用来换取当地手工业产品的粮食作物改种为欧洲贸易需要的经济作物。因此,无需增加生产,出口便可以支付突然出现的进口,而增加生产将势必要对已被排斥在生产领域之外的手工业者重新加以雇用。
因此,这一体系通过将手工业排除出生产领域重新达到平衡。
可惜的是,对于“欠发达”国家的旧的手工业者的破产及其重新被雇用这一极为例外的特点不可能得到详细的分析,因为人们不掌握这些国家1800~1880年阶段的居民分布统计资料,这个阶段正是资本主义世界与前资本主义世界之间商业交换的发展时期。
在流行的经济著述中,有人常常认为工资的低水平阻碍了本地工业的创建。这种局面造成的国内市场狭窄使投资不能产生效益。这就是那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我们认为这种分析是根本错误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全不需要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国内市场并不仅仅由消费资料构成,甚至主要不是由消费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在国内市场上起着很大作用。而低工资正意味着高利润,因此企业家们有可能储蓄和投资,换句话说就是建立市场。另外,尽管最初工资水平很低,欧洲仍然实现了工业化。我们甚至认为这种低工资有助于欧洲的工业化,日本的情况亦是如此。
这里要说的是,与外国的贸易接触改变了本地经济。它已经不完全是前资本主义经济了。但它还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一种过渡型的经济。然而这种经济构成了一个整体,尽管它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已完全被“纳入了体系”。
三以外国资本投资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形成
大约自1880年开始,欧洲资本以及后来的北美资本的“海外”投资规模发展迅速,成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关系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列宁把外国资本的投资看作是一个基本特征,并将“帝国主义”同资本主义列强输出资本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因为,不平等交换与垄断发展所引起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这正是我们所关心的。
虽然资本投资没有取代贸易,但是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有必要对以外国资本投资为基础的外围的资本主义发展机制专门加以研究。研究采取的方式是把这种机制和简单商品贸易引起的发展机制区别开来。假设现有两个国家的经济,它们之间互相发生联系,一个是资本主义经济,另一个是前资本主义经济。
我们假设这种联系表现为前一个国家向后一个国家输出资本的运动,还假设除资本转移引起的商品运动外不再有其他的商品运动。在这种理论设想条件下,我们将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出其完成的形态。
外国资本的进入加快了本地资本形成的进程。但是,本地资本不能形成投资,一般地讲,原因是商品贸易在外国资本进入的同时继续存在;刚刚形成的微弱的本地资本(数量很少)不可能与中心的先进工业进行竞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本地资本将永远无所作为。下面我们将谈到,这些资本是如何投向某些无人问津的部门的。这种投资方向的实现将依据今后的资本积累速度,也将决定外围资本主义的特征。
因此,在现实的模式中,外国资本是在商品贸易关系建立之后才进入的。
四“欠发达”的类型学
从类型学的观点来看,人们可以明显地区分几大类“欠发达”形态。中美洲是一种类型,其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高。在某些南美洲国家,由于“并存”着比较封闭的农业和仅限于采矿业,所以这些国家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相当低。在非洲,土著原始农业经济或多或少地被商品化了。在阿拉伯和东方世界,与半封建和商品化结构的农业经济并存着已经得到发展、并有细微分工的资本主义生产活动(矿业和制造业)。在巴西和智利也有与此相近似的经济结构。南亚和东亚的模式也相当接近这种结构。
第二节外围资本主义的发展:欠发达的发展
一不平等的国际专业化与外围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扭曲
(一)有利于出口活动的扭曲
1.统计资料
出口活动在中心资本向外围投资中的优势地位并非一开始就很明显。如果人们以最近20年北美私人直接投资为例来观察问题,无疑会看到石油和矿业的开发吸收了这些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是,人们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与此相反的统计资料。在英国的对外投资中,仅有三分之一投入到直接出口活动上(矿业和种植园),而公共服务、铁路、商业和金融等加在一起所占去的部分则大得多。在法国的对外投资中,“第三产业”活动所占的比例就更大了。追溯历史,人们会看到,19世纪时大部分外国资本是投资在政府信贷、公共服务业、商业、铁路和银行等部门,只有一小部分投资在矿业和种植园。在近期,投资到以国内市场为销售对象的制造业的资本份额有所增加,尽管它们仍然停留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占全部对外投资的10%~20%)。
2.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如何解释这种有利于出口活动的扭曲呢?根据对事实的观察而立刻做出的回答是,出口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利润。
但是,人们应当超越这些“显而易见”的表象。为什么会出现利润上的差别呢?在这个问题上,流行的理论满足于作出匆忙的和平庸的断言:国外市场业已存在,而国内市场还有待于建立。然而这个断言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投资从来就不拥有已经存在的销售市场,因为产品销售市场的总量不可能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内大于生产本身的总量。投资为自身创造了销售市场,但是销售市场不可能先于投资活动存在。
在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向一切生产部门投资。企业在扩大,用以出口的产品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国民产值中对外贸易的份额增加,而市场则由国内扩大到了全世界。外围国家主要是建立其产品全部供出口的企业,这在中心国家是罕见的。在中心出现的是“局部”专业化——意思是说,商品生产部分地是为了供应国内市场,部分地是为了出口——而在外围出现的则是“绝对”的专业化。在中心资本主义经济与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贸易伙伴之间有一种对等的关系。在中心与外围的关系中,不存在类似的对等:中心发挥主动作用,而外围则只是“开放”它的市场而已。
然而,在中心与外围最初新建立的接触中,如果实际工资(或实际劳动报酬)明显相同,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中心能够实现出口;而外围在任何领域都不具有竞争力,所有产品的实际成本都要高于中心,因而无法出口任何产品。
(二)有利于“第三产业”活动的扭曲
1.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的概念
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种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学术著作中已经相当普遍,但是人们并不总是采用同样的分类标准。
三种类型产业的分类实际上是人为的。第一产业活动难道比被称为“加工活动”的第二产业向大自然“获取”的更多吗?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区分之中不乏有价值的东西存在。这就是,土地的确是私人占有的目标。因此,李嘉图理所当然地没有把产生地租的原因归结为大自然(土地带来的“服务”),而是归结为土地私有制。马克思比他更前进了一步,他分析了剩余价值的转化规律,认为它是由利润和地租两个部分组成的。
然而,当人们详细分析“第三产业”部门的内容时,三种产业分类法的人为特征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在这个产业中,人们看到同时并存着差距甚远的各种活动。
在此类条件下,重新恢复被马克思的分析而深化了的古典传统再一次表明,它并不像边际效用论所声称的那么原始和无用。我们知道,李嘉图在亚当?斯密之后把人类劳动划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2.外围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有利于非生产性活动的扭曲
无论是以市场价格还是以要素价格为依据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分配统计已然揭示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质的差别。按科林?克拉克所下定义的“第三产业”提供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0%,北美的50%;而在欠发达国家,它所占的比重在30%~60%之间。在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该比重在30%左右;在那些与世界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要占到50%以上(而且经常大大超过这个比例)。就业人口的部门分配从质量上来说,也与上述情况相同。因而,便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从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地位来看,欠发达国家显得更接近美国而不是西欧,甚至超过了美国!
如果人们现在来研究一下这些比例在中心和外围形态中的历史比较演变,就会发现一种极不寻常的推动力。
3.经济发展与非生产性活动
要明确一点,生产性或非生产性活动的概念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关联的,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关系到是生产或不生产剩余价值(利润)的活动,其作用是实现积累,也就是说用来扩大和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活动范围。
从积累的速度和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活动的畸形发展带来的消极作用很大。因为在大量这类活动中,支出不是真正的投资,即不是用来购买可产生利润的生产劳动力。这类转移提高了总消费的水平,而无助于剩余价值的形成,后者的基本职能是用来进行积累。
4.有利于轻型活动和技术的扭曲
“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技术,尤其是它们的那些经济最发达的部门,是不相同的。人们注意到在“欠发达”国家里有一种明显的扭曲,而且这种扭曲较少地有利于“轻型”技术的使用,更多地有利于轻型经济部门。
(三)边际效用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投资的理论
1.边际效用理论,利率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方面的作用
边际效用学说认为,利率,而且只有利率才能决定投资的方向(从理论角度)。该学说还认为,只有金融市场上自由规定的利率才能合理地引导投资方向和确定适应个人偏好的增长速度(从说教角度)。
边际效用学说中与多数派持不同意见的反对派是由卡恩领导的,他指责对手混淆了投资的边际生产率和社会边际生产率,即忽略了资本密集的投资可以在其他部门获得的储蓄。
2.马克思主义对边际效用学派的投资理论的批判
像局限于普遍平衡理论所做出的一切分析一样,边际效用学派的投资理论也把自己关闭在一种恶性循环之内。
利率在确定投资总额和资本的投资方向方面果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吗?据我们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首先,利率的变化很大。其次,起这种作用的是利润。
关于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本分配,马克思分析了竞争决定投资方向的机制。这是剩余价值转化成为利润、价值转化成为生产价格的问题。通过研究最终决定利润率的条件,马克思发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而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资本的周转期成反比。
(四)从社会观点看投资的生产率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头脑精明的企业家”所持的态度
关于机器可能取代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企业家要对购买机器的附加支出和由此节约下来的工资进行比较。
2.时间在社会组织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毫无疑义,从社会观点出发的合理计算不能忽视“时间因素”。
“时间的价值”应当决定发展的一般速度。
3.分析的前景: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
从历史的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工业化国家之间比较发展速度进行考察也同样适用于“欠发达”国家。如果说印度、埃及等一类国家的工业化只取得了缓慢的进展,这正是因为起步较晚的埃及优先发展了技术进步缓慢、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陈旧工业,其中特别是纺织业。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的加速也与选择较为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有关。在非洲,刚果(金)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它是本大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所以,在选择生产技术时应避免眼光短浅地重视就业问题。不过,某些极为现代化的技术难于立即付诸使用,因为它们需要具有素质很高的劳动力,而人们又并不具备。因此要优先培训此类劳动力。
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方面的结论:对于欠发达经济的现代化部门,没有理由做出与已经工业化的国家不同的选择;应当选择最有效的技术,也就是以实际的要素报酬率来衡量的、能实现最大剩余的技术。
4.自然资源在投资选择中的作用
在投资节约率的估算方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本地化”和使用一块“土地”的多种可能性问题。
5.关于集体利益
许多经济学家目前正试图创立一种关于投资的社会生产率的理论。
首先要弄清楚,把当前的消费压缩到何种程度才对集体“有利”,以加快资本形成的速度,这样将保证今后的消费不断增加。第二是在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几种生产技术之中加以选择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从民族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的观点来考察国际专业化的问题。
总而言之,必须承认,上述这些有关集体利益的理论没有为我们提供克服由于它们的主观价值观念造成的根本困难的任何实际办法。
(五)国际专业化与外围对轻型工业和轻型技术进行投资的方向
1.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之间必要的互相补充
欧洲建立的首批工业曾经使用相对较为轻型的技术,因为它更有利可图。但是,一种工业(例如纺织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其他部门(例如机器制造业)产量的增加。这些部门里最有利可图的技术可能是更为重型的技术。马克思曾经对利润的调整机制加以研究,他十分关注这一问题。
2.国际专业化与重型工业和技术在外围的有限发展
轻型投资与补充性的重工业产品的进口之间有着极深的联系,所以一切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发展政策必然要预见到国际一体化。
然而作为结论,有必要再次指出,这种劳动分工(中心发展重工业、外围发展轻工业)只与国际专业化的一个阶段相联系,确切地说就是当前这个阶段。
二国际专业化与倍数机制的转移
(一)倍数和加速理论及此理论在不平等的国际专业化条件下的意义
现代经济已经使大多数经济现象的倍数特点更为突出了。
1.倍数的反常现象
倍数是测定独立投资和由这一投资决定的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数。
2,凯恩斯的倍数
凯恩斯关心的是需求行为而不是供给行为。需求总是创造供给,而供给不总是创造它自身的需求:这就是《通论》的假设。
如果人们重新对凯恩斯的分析加以详细的观察,便会发现它不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原因。凯恩斯看到独立增长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开支,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其后他就断言用于开支的那部分补充收入创造了供给。我们要注意,只有当需求通过生产中介创造自身供给的时候才会出现上述情况。被凯恩斯忽视了的这一中介是关键。在一个没有自由生产力的国家,补充需求将随着价格上涨而消失。由于欠发达国家的供给缺乏弹性,因而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3.利润的输出和倍数效应在外围的消失
一般说来,在欠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全部储蓄都可以用于投资。
但是应当看到,只有当投资是“生产性”的、并能够提高社会平均生产率时,它才能使实际总收入增加。对这个实际倍数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一种结论,即只有使得从第一次投资中获取的利润在当地进行再投资,才能使这样的投资产生有限的或无限的倍数效应。然而欠发达国家的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国家的这种利润被重新输出了。这就是最终使任何生产性投资的实际倍数效应被抵消的唯一原因。根本不是“储存”削弱欠发达国家投资的倍数效应,而是利润的再输出取消了这一效应。
4.加速器的作用
加速器测定被认为是原因要素的消费增长与由它引发的投资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倍数的有限或无限进程中,消费的持续增长总是导致新的储蓄用于投资,也正是通过这种办法,需求才为自身创造供给。
确切地说,正是在这个时候,加速器通过消费(需求)的一定增长引出的投资规模的扩大来发挥自身的影响。现代生产技术确实要求预先建设和制造损耗速度很慢的厂房和机器。因此,很容易想象,消费品需求的变化决定着耐用设备需求的更大变化。
三垄断与国际专业化
(一)流行理论关于垄断超额利润的根源和动力的分析
1.鲁滨逊的边际效用分析
作者在她的著作的最后一章中把分散在前面各章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鲁滨逊的出发点是假设一种处于完全竞争平衡状态的充分就业经济。她假设同一部门的所有生产者突然在一个卡特尔内组织起来。
人们可以认为,这一行动将导致全面的收缩,原因是每个卡特尔都将自己置于其产品的总需求曲线的最佳点上,决定减少产量以实现最高额利润。
直接用宏观经济词汇来进行推理,经济的全面卡特尔化将导致什么结果呢?由于垄断而出现了生产全面收缩,更紧密团结的企业主面对雇佣工人所具有的更强大的力量降低了工资水平。由于需求也下降了,一种就业不足的平衡可以很容易地长久持续下去。这种平衡对企业主更为有利,因为利润提高了。
2.卡莱茨基的宏观经济分析
垄断程度和总产值在原料价格、使用的设备价值与工资额、分配的利润额两方面之间的分配对独立于其中任何一方的利润率产生影响。为什么总收入的分配会影响利润率呢?这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从下面这一方程中演算出来:总产值=原料和机器的价值+工资+利润。
(二)经济垄断程度的概念
1.流行理论:以需求曲线作为出发点的经济垄断程度的“总”概念
经济垄断程度的“总”概念认为任何体制都具有某种潜在的垄断程度。事实上,对任何一种商品来说,无论它是由独家企业还是由许多公司生产的,总需求的曲线一直是存在的。无论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还是处于完全垄断的状态,它都不会使这一曲线发生任何变化。
2.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垄断程度的现实主义概念
决定一种商品生产的或是竞争或是垄断,这是自列宁以来的一个基本思想。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垄断”。是当它控制了生产的50%以上,还是更低一些,比如10%或20%的时候呢?这要视情况而定。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超额利润的动力和当代中心积累的理论
1.“企业主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在一次著名的论战中,鲁滨逊认为劳动受到剥削是在它的报酬低于它的边际产品价值的时候。以这种边际效用说的定义为基础,人们确认,垄断化使劳动有可能受到剥削,另外也同样使时间要素(资本)和自然要素(土地)有可能受到剥削。
“对时间要素的剥削”——把利息率保持在时间贬值率的水平以下——只能在它压缩食利者的收入的条件下才会降低消费而促进储蓄。
对“自然要素”的剥削表现得更为一致。这一要素的报酬最终取决于地主的垄断。
与此相反,劳动要素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鲁滨逊关于对劳动要素的“剥削”,若用最简单的说法加以表示,意味着工业集中程度的提高使企业家对付雇佣劳动者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但是,劳动报酬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力量,而仅仅附带地取决于雇主方面的垄断程度。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用鲁滨逊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实际上不太有效。实际上,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的任何变化同样决定了生产转向那些最有利可图的部门。这样,总产值发生了变化,总利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如果不考虑这种次要的变化,而只看到垄断的形成对假设为不变的利润分配产生的主要影响,那么企业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看来就像是企业家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面形式了。垄断超额利润的最主要根源是利润的再分配,而不是净收入在利润和工资之间的分配。
3.超额利润在垄断之间的分配
在这一方面需求弹性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例如,钢的垄断能够把钢的相对价格提高到天然橡胶的垄断所不及的程度,因为在当代文明中钢是不可替代的,天然橡胶的不可替代性则要差一些(由于合成橡胶的竞争)。被垄断所控制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要受到需求弹性的干预。
(四)外国垄断与资本主义体系外围的积累
经济垄断程度的提高总起来看将改善“储蓄”能力。一方面,在减少工资份额的前提下利润份额确实是提高了。另一方面,利润更加不平等的分配决定了这种收入更多地用于储蓄。但是,在“欠发达”的特殊情况下,对这种说法需要有所保留。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不可能用税收或准税收的手段从这类企业中抽取一部分利润以便为公共储蓄的形成提供资金,尽管后者有助于欠发达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也就出现了日趋严重的扭曲: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在“欠发达”国家,使外国垄断和本国小企业处于隔离状态的鸿沟比其他国家还要深——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利润的输出、本地工业特别落后、税收和海关政策等——扭曲将更为明显。一方面是极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极慢的发展,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欠发达经济的特征。
四“欠发达”的“结构性”特征
(一)价格结构与部门间生产率的不平等
如果人们把生产(增加值)和就业劳动力按部门“划分”,并且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部门人均产值加以比较,就会吃惊地看到中心国家的部门人均产值相对接近人均国民产值,而在外围国家这两者之间则有很大差距。
这种现象的意义何在呢?首先如何来看待它的性质呢?我们提出了“部门间生产率不平等”这一概念。对此需要加以解释。其实,严格来说人们只能对生产同一产品的两个企业或两个部门的生产率加以比较:如果生产单位产量的同一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直接的和间接的)在这个企业较低,那么人们将认为它的生产率高于另一个企业。正如埃马纽埃尔指出的,人们只能说一个部门和另一个部门之间的“赢利”差别。不过,我们仍坚持我们提出的概念:在一定的价格结构内,如果劳动或资本,或这两个“生产要素”在一个部门不能得到和另一个部门同样比率的报酬,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说前一个部门的生产率低于后一个部门。显然,只有在一定的价格结构内这种说法才有意义。因为这种价格结构可能是这样的,即所有部门的劳动和资本的报酬率相等。此外,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的实际趋势,该生产方式的特征表现在“要素”的“流动性”上,即存在着一个劳动和资本市场。但是,适应中心的劳动和资本同等报酬的这种价格结构如果被转移到外围,而外围的技术条件(亦即生产率)的分布又与中心不同,那么其结果将是“要素”在各不同的部门不会得到同等的报酬。此外,对生产率直接进行比较有时是可能的,如果被比较的产品即使不是同样的,至少在使用价值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是“可比的”。例如,如果一公担小麦——中心的产品——要求一定总量的劳动(直接的和间接的),而一公担小米——外围的可比产品,无论是它的使用价值(具有产生同等卡路里潜力的粮食)还是为生产它所可能使用的技术都是可比的——要求更多的总量劳动,这恰恰是因为外围的生产技术落后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谈论生产率的差别。
(二)欠发达经济的“脱节”:好景不长的奇迹与被毁灭的地区
欠发达经济的“脱节”或“非结构化”已经成为流行学术著作的老生常谈。
这意味着,“发达”经济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其特点是内部贸易流量很大,与此相比,组成这一整体的微量成分的外部贸易流量总的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相反,“欠发达”经济却是由这些微量成分构成的,它们相对来说是并行的、非一体化的,这些微量成分的对外贸易流量相对更强大,而内部贸易流量却小得多。于是人们称这种经济为“脱节的”、“非结构化”的经济;甚至还说发达经济是“自我中心型”的经济,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是“外向型”的经济。
不过,这种脱节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
这种脱节造成的影响明显地贯穿于“第三世界”的历史地理学之中。对中心资本主义的发展发挥过相对重要作用的一种出口产品所涉及的地区都经历过快速增长的“辉煌”时期,即“繁荣”时期。但是,由于围绕这一产品的生产没有形成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体化整体,所以只要该产品丧失了它对中心能够产生的利益(即使是相对的),这一地区马上就会陷入衰落: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三)中心对外围的经济统治
这种统治表现在经济及其他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在经济方面,它表现在贸易结构和增长的投资结构上。
中心在贸易方面建立的统治根本不是流行学术著作所断言的那种事实造成的结果,即外围的出口由“初级产品”构成。这就导致了外围主要和中心进行贸易,与此相反,中心经济的贸易主要是在它们自己之间进行。这种结构差别本身具有一种从根本上就不平等的力量对比,它表现为劳动报酬的不同变化和贸易条件的恶化。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种结构在朝着不利于外围的方向演变。
中心的统治还表现在投资结构中。在外围,大部分投资来自外国资本,至少生产性投资部分是这样。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生产性投资是由外国资本提供的,那么它们或迟或早必然会导致利润向相反方向流动,这如同增长受阻的情况一样。这时,“外国援助”(官方的无偿或半无偿援助)就变成了“国际专业化”体系运转的一个必要条件。这种“援助”的作用就是把指导发展的责任转让给了资金提供者。它明显地使经济统治机制和政治统治机制得到了加强。
五过渡受到阻碍
历史经验表明,欠发达的发展不像中心资本主义的发展那样是有规律的和累积性的。正相反,它是断断续续的,先是出现极快的增长阶段(“经济奇迹”阶段),而后便是突然的停滞阶段,即“起飞受挫”阶段。这种“停滞”表现为双重危机,即对外收支危机和公共财政危机。这种双重危机是“第三世界”历史上的一种长期现象。
第三节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国内市场的扩展基础上的时候,伴随其排他性的发展趋势而来的是中心社会结构变得接近《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种完整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社会阶级分化为两个基本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一美洲和东方的外围形态
美洲在重商主义时期发挥了主要作用。拉丁美洲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的最终基本结构。它的基本结构是建立在大庄园农业资本主义之上的。
这种社会形态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的寡头政治的特点。新“资产阶级”(城市的)与大地主阶级和买办商人阶级同属一个阶级,它们是由同一类家族构成的。第二,它的步占统治地位的外国资本之后尘而发展的特点。
二非洲的外围形态
最后一个被纳入世界体系的非洲也即将弥补这种落后。三个世纪以来,非洲是美洲的一个附属品,其作用是向后者提供奴隶劳动力。它在与贩卖黑人商业有直接关系的某些沿海地区引进了一种新的奴隶生产方式。之后,非洲在19世纪末被征服,但在1914~1918年大战之前很少被开发,即使在两次大战之间也并未得到大力开发,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相对停滞的时期。它遭受的是一种直接的、粗暴的和简单的殖民化。这种殖民化未能使在这个大陆的居民中间形成类似另外两个大陆的农业大资本家和买办商人。但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在以更快的速度弥补这种落后。非洲可能是第三世界在最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最深刻变革的地区,并且目前继续在以极快的速度转变着。非洲殖民化的对象是最原始、表面上最不适应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条件的社会。这些社会中的大部分都还没有超越原始村社阶段,而且由于国家形式出现的太晚,因而这种村社的衰落很慢,国家机器对它的统治也难于进展。在这种条件下,领导阶层——部落酋长——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缺乏转变成为纳入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整体的本国农业买办资产阶级的能力。
最后,非洲由于没有东方那样稳固的政治上层建筑,也必然推迟了资产阶级的出现。
非洲的工业化运动与东方和拉丁美洲的工业化模式也有着显著的区别,非洲的工业化相比之下要晚得多。殖民公约和市场狭小无疑是发展迟缓的原因。只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这一运动才逐渐兴起。非洲某些重要地区的工业化有时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的,这使它们弥补了与东方的差距。
非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与东方和拉丁美洲的模式是不同的。东方的资本主义先由城市兴起然后艰难地扩展到农村;而非洲的这一进程更普遍地表现为相反方向。在非洲,农村资本主义更有深入发展的机会,它较为平均地分散为数万个种植园主。
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国家都是实施这一进程的必要工具,仅仅依靠经济力量是不可能的。本地的种植园主和商人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赎买”外国资本的投资。为此,它需要国家资金的支持。我们认为,正是向着国家资本主义的这种逐渐转移构成了人们称之为“非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某些情况促使正在发生的转变更为激进,即朝着所谓社会主义的组织形式(从这类形式受苏联国家干预模式影响的意义上来说)演变;另一些情况则促使演变朝向所谓的自由形式发展(从它们接受西方的经济组织模式这个意义上说)。
三外围形态的一般特征
一切外围形态都具有下面三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民族部门中,农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占据优势地位;第二,本地资产阶级是在占优势的外国资本之后形成的;第三,独具一格的官僚政治的发展是当代外围本身所固有的。
(一)农业和商业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
农业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是“欠发达”社会给人印象最深、最明显的传统特征。大地主,不是封建主而是“种植园主”(他们为出口而进行生产),代表了欠发达世界占优势地位的阶级的形象。
与此相伴随的商业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是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买办商业的形成必然具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出身于土地寡头的城市新兴资产阶级可以担当这个职能:拉丁美洲和许多东方国家大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这个职能也可以直接由外国资本来完成:非洲属于这种情况。
(二)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的限制:当地资本主义的依附特征
判断外国资本对民族企业控制得是否有效的根据是,这些企业在对外贸易开放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这些贸易体系是否被外国资本所统治。
显而易见,在殖民经济依附的主要形式处于贸易关系领域的那些地方、在外国资本的基本形式仍是老的殖民重商主义资本的那些地方,即使这种有限的、悲惨的民族资本主义也不会有获得自身发展的可能。
即使是在最有利的形势下,与世界市场实行一体化的机制本身——无论是经济机制,还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机制——无论如何也不允许民族资产阶级越过“独立自主的愿望”这个界线。
(三)当代民族官僚发展的趋势
在当代世界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至少是在中心资本主义形态的这类领域中,官僚机器的发展已经司空见惯,过去的这类机构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效率来说都无法与之相比。
然而,尽管这种理论从表面上满足了事实的检验,但是它经不起分析。
我们认为,应当把对外围的官僚发展的分析置于它的特有的领域之内,即外围资本主义形态的范围内。
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的政治独立和形成的民族国家,新官僚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衔接有着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意义,并且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演变开辟了前景。在外围形态很成熟的那些地方,与社会结构相比较而言,民族官僚表面上处于和中心的民族官僚类似的地位。这只能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该体系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民族整体。由于外围经济只能是一种中心经济的附属品,因此外围社会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由于当地资产阶级发展的较为缓慢和不平衡,因而民族官僚所占有的地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一种特殊的矛盾也会因此而得到发展。原因是,或者国家在本体系范围内发挥职能,即至多有助于外围当地资产阶级的发展;或者国家坚持要通过民族工业的发展把民族从中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在外围形态还不太成熟的地方,这种冲突还没有出现,当地官僚几乎独占了舞台。
结 论 综 述
第一,经济理论由于无法对前资本主义的各种形态作出准确的分析,因此流行理论仍旧是一种内容十分贫乏的理论。
第二,不平等的国际专业化在外围的发展方向方面表现为三种扭曲。
第三,第一种主要的扭曲导致了第二种扭曲的出现:外围“第三产业”的畸形发展。
第四,不平等的国际专业化还导致了外围向轻型生产活动部门的扭曲。
第五,投资的倍数效应理论不能被机械地推广到外围。
第六,外国资本的利润量的日益增加——那些用于输出的利润——要求人们认真地研究垄断超额利润的根源和动力。
第七,表现欠发达的不是人均产值水平,而是一些特有的结构性特征。
第八,随着外围的经济增长而更加深化的欠发达的特征——必然导致增长的停滞。
第九,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心有成为唯一的生产方式的趋势,那么在外围则不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