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设为首页
english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研究专栏
|
图书评介
|
会议综述
|
世界社会主义丛书
|
联系我们
海外中国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
国外社会主义运动及共产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
首 页
返回首页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作者: 2010-05-31 10:43:00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 王振华
编者按 冷战的结束不但没有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反而使其变得更为宽泛与复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斗争仍在继续,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在世界上到处推行“新帝国主义”政策,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之间也都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与矛盾。中国同美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是影响和制约中美关系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它具有本源性,是不可能消除或调和的。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我们主张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际合作,寻求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争端与分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其背后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因素。
一、后冷战年代的意识形态之争
在阶级社会和民族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总摆脱不掉一定形式的意识形态,在制定政策、审视国际活动进程中各种现象时都会受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与制约。〖HT3H〗冷战的结束,没有,也不可能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事实上,后冷战年代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变得更为宽泛与错综复杂了。
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斗争仍在继续。〖HT3F〗苏东剧变后,西方某些人曾预言“多米诺骨牌效应”必然也会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但事态的发展与西方所期望的完全相反,中国和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顶住国内外种种压力和阻挠坚持下来,打破了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迷梦。鉴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结构性矛盾,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打压和敌视。
二是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在世界上到处推行“新帝国主义”政策,是导致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一个重要因素。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导致世界力量格局严重失衡,形成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美国政府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战略目标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权利发生根本性冲突。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军事实力,以推行自由、民主为口号,到处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它国政权,试图建立美国霸权的一统天下。同美国谋求单极独霸的强权政治与霸权扩张行经相对应的,是全球范围内各国人民求生存、谋发展、维护自我存在价值的斗争。这里既有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也有许多大国积极推动的谋求世界多极化、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斗争。
三是在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中,也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因素。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史上短暂的“蜜月”。但美国等西方大国实际上并没有把俄罗斯视做西方社会的一员,而是对其时时戒备、处处防范,不断挤压其战略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俄执政集团开始对其外交政策进行调整,转向实施“全方位”外交的对外战略,俄罗斯同西方关系中的矛盾和摩擦日渐突出起来。这里,国家和战略利益的不周与冲突,固然是一种根本性的因素,致使他们难以结成持久、牢固的联盟关系。而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差异,显然也是制约他们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他们对彼此政策走向的判断和态度。例如,近一个时期以来,围绕俄国内及一些独联体国家的事态发展,俄与美国及欧盟国家之间展开激烈的交锋。西方对俄的批评逐步升级,对俄国内的民主化进程和市场经济改革表示质疑,指责俄侵犯“人权”、破坏“民主”和“新闻自由”。在独联体推行扩张政策,甚至提出俄罗斯是否会走回头路的问题。俄则针锋相对,批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干涉俄国内政,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强烈批评美国在独联体国家策划推行“颜色革命”。
四是在大西洋联盟内,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某些领域有时也会发生意见分歧,甚至是尖锐的争吵。〖HT3F〗人们通常认为,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和共同利益,使美国同欧洲众多国家结成了民主国家共同体。但〖HT3H〗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的事态发展表明,它们的战略需求并不完全一致。随着欧洲一体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整个国际形势的演化,欧盟在逐步塑造自己某种不同于美国的特性。就价值取向而言,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欧美之间的5大区别:(1)欧洲人相对而言更加相信国家在经济生活方面的组织和调控能力,对市场的作用持怀疑态度;(2)对技术进步并非持无条件的乐观态度;(3)重视确保福利国家制度,赞同社会各界互相帮助;(4)难以容忍对人行使暴力;(5)希望建立一种多边的、由法律调节的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的框架内有效地实行世界范围内的“内政政策”。以法、德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同美、英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及由此而引发的有关国际关系中“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争论,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二、中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一国之对外政策会时常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客观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但只要该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其基本政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就美国而盲,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目标:一是防止中国因发展和壮大而对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二是促使中国沿着美国希望的方向演变,即西化中国;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利。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把称霸世界作为自己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在后冷战年代的全球战略目标,是确保其全球霸主地位不受来自任何方面的挑战,并将其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推广到全世界。在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事实上就已把中国视做主要或潜在的对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亚大地区和整个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明显增强,引起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并进而影响美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在美国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甚至中国发展模式本身也会对美国引以自豪的“自由民主”模式构成“威胁”。中国同美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是影响和制约中美关系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它具有本源性,是不可能消除或调和的。美中关系的基础架构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无论美国怎样宣称“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兴起”,它仍会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消除或阻遏其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不会自动逝去。想方设法西化和分化中国,是美国的既定政策。
至于那种认为美国的基本政策是“在全球维持和平”的说法,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美国竭力维持的“和平”,实际是一种美国主导下的“霸权和平”。而霸权扩张与强权政治,只能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与不稳定。后冷战时期在前南联盟地区爆发的一系列武装冲突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严酷现实,就是有力的说明。
三、对当前国际政治的两点看法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国际现象。冷战结束后,随着原来两大政治集团对立的终结,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突出起来。有些人强调,全人类的利益超过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戈尔巴乔夫就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认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国际政治现象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陈旧过时了。“意识形态淡化”思潮的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与此相关。当然,“阶级分析方法过时”之说在中国的流行,也还有其独特的背景。那就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影响下,阶级斗争被绝对化了。人们对那种简单化的做法所产生的厌倦反感情绪,导致对阶级斗争某种程度的笼统否定。一提阶级斗争,似乎就是“极左”,讲阶级观点也就不那么时兴了。
其实,这种阶级分析方法“过时”说,无论从现实上看还是理论上讲,都是站不住脚的。当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倾向的重演,但也不能忽视国内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客观现实,更不应忘记国际范围内存在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研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问题时,绝不能丢掉阶级分析的方法。意识形态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存在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我们主张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际合作,寻求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争端与分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其背后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因素。至于在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主张搁置意识形态分歧,则是天真之举。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去观察与分析国际现象。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斗争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既要积极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也要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与“分化”的图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渗透,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之争,也是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之争。应当说,我国在这一较量中所处的地位并不十分有利。从国际大背景来讲,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竞争中占据的优势态势,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就给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机遇。而就中国自身的情况来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广泛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这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在客观上给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活动空间,增大了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图谋的艰巨性与复杂性。美国利用其强大的传统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发达的文化产业,以美式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冲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利用社会敏感问题和我工作中的某些失误,进行恶意炒作丑化我们党与国家的形象,肆意贬损、歪曲我党和新中国的历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现实而重大的威胁。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最终还是掌握在该国人民自己手里。其社会制度的内在变化,绝非能由外部力量单独实现。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美国的希望就会落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将会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京ICP证 号 服务电话: 010-85196267 ;010-85195027 Email:sszx@cass.org.cn
合作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必核实,风险自负。